贵州中草高科
GUIZHOU ZHONGCAO GAOKE
以精准扶贫为己任,打造脱贫致富新模式
以菌草──华农金银草、金银树种苗扩繁和规模种植为先导产业!
资讯详情
有了华农菌草,群众再也不用过“闲”冬!
在董地乡罗嘎村赵家寨组,成片青绿的华农菌草染绿了山野,并没有因为冬天的到来而显得枯黄和萧索,尽管气温较低,村民们仍热情不减,忙着为贵州华农集团收集芽苗,就连72岁的老人赵中华,也冒着严寒,来到现场忙活。
据了解,这是贵州华农集团今年在董地乡试种的3000亩华农菌草,目前,该批华农菌草已初见成效,为扩大种植规模,覆盖更多山区和贫困户,公司又利用这3000亩华农菌草,制作芽苗,进行育苗、移栽.
有了华农菌草,当地群众不再过着“闲”冬,除了一笔土地流转费,每天的劳作也能为他们带来一份额外收入,在董地乡朴德村偏箐、化居冲等种苗基地上,上百村民正冒着严寒,忙着起垄和培育华农菌草种苗.
贵州华龙农集团总裁、农业专家杨庚齐介绍,3000亩的种苗基地的建设,就是要支撑明年30000亩的规模化种植,带动更多的老百姓通过参与这个菌草产业的实施,实现精准脱贫和持续稳定增收.
杨庚齐说,目前在建的有三个工厂,都是以草为资源,饲料厂计划配套10000头养殖的高端肉牛养殖厂,带动1000个老百姓来种草,就可以带动1000个老百姓来参与养牛.第二个工厂就是菌包厂,可以减少和杜绝对林木的砍伐,用这个草取代木材来做食用菌,董地今年已经有大规模的老百姓参与,这个菌包厂每年可以消化10万吨以上的鲜草。第三个工厂,是用这个草代替木料,来做新型的建筑材料,这个厂的设计产能,就是年产4.8万张标准板材,就需要用6000亩的种草来支撑,6000亩草,按照一户3亩的规划,就能够精准的带动2000人来种草,同时这个工厂也可以消化大概200名工人,为200个贫困人口提供就业机会,种草的每年能够获得20000块钱的收入,参与就业的这些贫困人口每年也能够拿到20000块钱以上的劳务收入。